中国明犬-贵州下司犬
下司犬俗称胡须狗、胡子狗或白龙犬等。因中心产区在贵州省下司镇而得名,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猎犬品种,有“中华名猎”的美称。

贵州下司镇地区以苗族为主,苗族多居住在深山峻岭等险境,野生动物多,自古以来苗族人就有打猎和养犬护院的习俗。据记载,嘉庆十三年(1808年)下司镇被辟为商埠,到民国时已形成盛市和重要码头,商贾云集,养犬护院一时兴起。1938年,国民党陆军通校迁至贵州,下司玉皇阁成为新设的军犬所,也助推了贵州下司犬的发展。2009年4月15日,中国贵州省农业厅将下司犬列入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2009年12月通过中国原农业部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2019年11月通过中国农业农村部国家畜禽标准委员会审定。

但由于饲养管理粗放,对犬种缺少应有的保护,下司犬曾一度频临灭绝。根据1999年第—次对下司犬品种资源普查,符合纯种下司犬外貌特征的成年犬有271头,到2002时,仅剩98头。为加强对下司犬的保护和利用,2005年,政府在下司犬的主产区划地200亩,建立下司犬原种场。目前下司镇及下司镇周边地区约有超1万只纯种下司犬。

下司犬是经过长期选育而形成的适应当地生产生活需要及自然生态环境的中型犬,由于是自然繁育的犬种,该犬地域性强,悟性好、忠实听话、奔跑速度快、耐力好、爆发力强,天生就有很强的捕猎能力,而且下司犬身体素质非常好,易饲养,少生病,是非常好的工作和伴侣犬。

